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為你們那專注的眼神,感到驕傲與欣慰

1213的今天值得紀錄,

原因是這天是「臺灣作家群象」的最後一場校外專家演講,

請來的講者是清大臺文所的所長陳萬益老師,

講題為日據時期臺灣作家呂赫若。

大師講課不需要投影片,也不用聲光效果的刺激與提神,

即使只是返回最原始的演講模式,

陳老師流暢與生動的演講內容,事隔多年仍然讓我深深感動,

我的記憶資料庫突然回溯到第一次聽陳老師談「臺灣文學是什麼」這個議題,

是民國88年時,剛完成劉吶鷗碩士論文的我,

在中大張炎憲老師「族群史」的課堂上再次見到陳老師,

每次聽到陳老師談到「臺灣文學」時,總有一種親切與真誠的感受,

我喜歡聽陳老師談話,尤其陳老師的言談不疾不徐,

每當一開啟話題之後,陳老師總有源源不絕的題材與內容。

最讓我感到驕傲與欣慰的是,

在我送陳老師到高鐵桃園站的路上,

陳老師「屢次」稱讚我們班同學們的專心,

他告訴我,他會記住大家認真聽講時那「專注的眼神」,

尤其是班上同學認真聽講,以及有問必答的回應與表現,

的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陳老師說,感覺我的學生很專注,有興趣聽下去,重點是也聽得懂,

我們的同學不只是乖乖的聽講,還包括認真的思考,

這也是促使陳老師第二節課講到很投入,

而沒太多時間讓同學發問的主要原因。

回想起第一場的校外專家演講,

介紹王文興教授作品的年輕學者李時雍,

在演講之後寫信給我,稱讚班上同學在部落格的討論很有深度,

作家胡晴舫對班上的發問也熱忱的回應,

辛苦一整天留在我們學校也絲毫無怨言,

甚至陪老師待到晚上的讀書會時間,

願意多認識、多接觸我們學校的學生,也稱讚大家的專心,

而讓應鳳凰老師特別稱讚的是大家提的問題與回應,具有啟發性與創意,

梁竣瓘老師離開時,直說我們學校的學生很不錯,聽講的表現很棒,

這些點點滴滴,已經是你們展現出高度人文素養的表現了,

而今天被陳萬益老師不斷稱讚的你們,更讓我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謝謝你們讓老師驕傲且欣慰,

謝謝你們展現了清雲人的人文素養,

謝謝你們專注聽講,

謝謝你們用心思考,

謝謝你們無論忙碌與否,都願意到部落格一字一句寫下你們對文學作品與作家的看法,

你們不是中文系,也沒唸過台文所,

但對於臺灣作家與作品,卻能透過初步接觸與學習,

一點一滴的讓自己有所累積,

最重要的是,

感謝你們讓每位抽空來演講的老師們看見了「臺灣未來的人文希望」。

你們的屢屢被稱讚,讓老師深深覺得在這裡教書,是一件「最快樂的事」。

也許你們要問,還有更快樂的嗎?

當然,那就是你們帶著有人文素養的關懷離開校園、投入社會,

關愛這片土地,認真做好自己,未來能夠自我實現,完成自己的夢想,

那一定就是你和我都覺得更快樂的事。

還有,手機響的元霖,

下週一記得為全班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我相信那也會讓大家覺得更快樂更快樂……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完成了1/2的課程,未來,還是進行式......

開設這門課程,對我自己的教學工作而言,實在是一大挑戰,原因是:對科技大學的學生而言,為何(需)要認識「臺灣作家」?
這個問題,事實上也是這門課的授課過程中,難度最高的「門檻」,原因是,就算不認識這些臺灣作家,學生們一樣能把電機系、資管系念好,尤其是面對「選修」通識時,學生們的選擇,當然是輕鬆、好過的優先考量,實用性和價值性,那就更見仁見智了。
身為授課老師的我,也曾經唸完五年專科制的國貿科,和這群科大學生的背景十分接近,文學之於技職背景的學生,看似只是一般通識課程的學分需求,專業科目似乎是更重要的求職利基,有幸轉入中文系的我,在大學時代裡接受了古典、現代文學,以及國學、思想的洗禮,慢慢的意識到人文素養與人格的型塑,時至今日,臺灣高等教育、技職體系由於制度的變革、時代及社會的變化、網路的普遍使用,乃至資訊的過剩,往往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求知意願會隨著外務而降低,此時此刻,要在通識課程中推廣人文學,便成為一件難上加難的教學任務。
在研究所階段,我個人的學習與研究,幾乎專注於現代/臺灣文學與作家作品的閱讀,也因此重新看待了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雖然最後選擇了以劉吶鷗為題的學術研究,然而這些作家群象,卻帶給筆者莫大的啟示與更多努力的空間。

認識賴和,懂得了以感恩的態度去面對先驅者的辛勞與付出;

認識楊逵,意識到臺灣作家雖然拿著不是利器的筆,卻能夠有著堅毅不拔的抗爭精神;

認識鍾理和,恍然理解到「貧病交加」並不是人生最大的困境,反而沒有理想、缺乏愛,才是更大的災難;

認識王文興,發覺自己的步調應該適時的放慢與調整,筆者看到作家以宗教高度來執行寫作的專注,看到寫作脫離名利之外的堅持;

認識黃春明,知道愛家、愛鄉土也是一種人文關懷,作家的生命歷程即使經過生離死別的各種現實考驗,卻能因為對文學的投入而讓自己展現出更多的社會關懷,忘卻小我,投入大我的高度人文情操……

換言之,我自己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透過閱讀認識了更多的臺灣作家,因而重新認識了自己,以及臺灣這片土地,換言之,我最大的收穫不在於研究的成果,而是重新認識自己未來的使命,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

為什麼(需)要認識臺灣作家?

認識臺灣作家對這世代的科技大學學生而言,有何意義和重要性?

如何讓學生有別於國文教科書(作者、題解欄)的認識這些臺灣作家……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的思考著這些問題,在每一次授課結束後,與兩位教學助理來回討論著與集思廣益,也激發了更多的教學創意。一個好的教學團隊之間互相協助、打氣,也讓本課程看似枯燥的課名背後,有了深度的知識承載度,目前還剩下一半的課程,老師與兩位TA將繼續帶著戰戰兢兢的教學態度,繼續深耕通識教育中的人文環節。

希望同學們也一起加油!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都市風景線:城市、街道與旅人

2010年4月20日下午,
有機會與本校駐校作家鍾文音老師進行一場以「城市」為主題的協同教學,
在課程進行之前,兩位協同教師已經透過電子郵件且經由當面討論,
在協同主題與大方向部分也達成共識,
決定以「城市、街道與旅人眼睛的所見所聞」進行對話。

教師的部分,主要是以走訪過的城市街道、人文地標及特色建築觀察為分享內容,
藉由都市風景與影像的提供、講解,讓學生試著以人文思維去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身世,
在課堂上,教師分享了新/舊上海較極端的風格建築,
也討論到新加坡人如何與大自然共存的街道規劃,也再次呼應課堂主題,
談論到巴黎的文化地標──艾菲爾鐵塔(Tour Eiffel)、凱旋門(Arc de Triump)等歷史建築背後的文化淵源,
甚至是溫哥華的Sky Train與台北捷運(MRT)的比較、對照,
至於紐約與巴黎的建築特色,也是另一個可以思考、互動的對照點,
此外,像是聖路易市的大拱門(Gateway Arch)、紐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西雅圖「太空針塔」(The Space Needle)這些城市重要地標的意涵,除了是觀光景點之外,也有著展現城市風格建築的文化意義。

至於鍾文音老師的部分,則以如何觀看城市,城市如何被書寫為分享主題,
鍾文音老師走訪過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對於觀看城市的角度,
常深藏著「一個城市如何被書寫」的思考,
因此,西方國家如何修補鋪石子路、街道上的乞丐,
也談論到東歐捷克的布拉格,
如何去註記、標示他們最重要的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鍾文音老師也分享了她的城市探索與漫遊,
包括她曾經去卡夫卡故居、張愛玲的常德公寓拜訪,
以及走過這些重要作家曾經走過的路,
在寫作部分,她曾經嘗試與世界各文學大師跨時空對話,
這些文學上的互動,可參考駐校作家的幾部作品,
向詩人艾蜜莉、藝術家安娜致敬的美東之行,
收錄在《孤獨的房間》、與莒哈絲、卡蜜兒、西蒙波娃的巴黎對話,
寫入《情人的城市》,至於尋找張愛玲之旅,則寫成了《奢華的時光:我的上海華麗與蒼涼紀行》一書。

本次課程結束後,班上同學給予一些回饋(如下),
學生們的反思若能多元且深入,便是教師教學最大的成就了。

1、 旅行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你要詮釋你所看見的世界。(B932143 陳明倫)

2、 今天老師介紹了很多國家當中的城市,每個景點和風景在老師介紹後,都變得很想去看看,而很多城市的文化看似相同,卻又有些微的差異。旅行就要自理,無論和朋友或家人去,只要看到的自己所看到的那才重要,而非像和旅行團般只看到導遊對這定義的包裝。(B9512014 溫家銘)

3、 透過講師的說明,讓我了解到去一個地方都需要著好奇心,對了解當地文化都有幫助,可以藉由攝影來記錄,一張照片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偏見,你要怎麼看這世界,決定於你的雙眼。(B9633158 楊晨)

4、 雙腳可以走遍世界,重點不是地點,而是你心境中如何定義它,你可以只在離家旁邊的公園裡得到快樂與收穫,也可以透過牽著的手,感受彼此的溫暖。一切只是心境上的改變,愉悅的心可以帶領你快樂。(B9633125 李凱琳)

5、 一張張的照片,寫下了一個人生的紀錄。每張照片下的故事,蘊藏著不同的人生經歷。同樣的地點,遇上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而創下了每個人不同的故事。(B9513190 林育賢)

6、 看到老師們走過這麼多的城市,拍下許多的照片,老師們也有別於一的觀光團,幾張照片,配合文字,更襯托出當下的觸動。看了這麼多照片,對畫面的捕捉,也有了新的感受,像「人像的臉譜」紀錄了東方及西方人文的差異。(B9633007陳昇德)

7、 新建築讓一個城市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街道、街景,帶來全球化的興起。踏著急促的腳步欲往前行,只見工人們毫不留情的開推土機將走過幾世代的古老建築推倒,然後在上面換上高樓大廈、玻璃金屬光的新妝。留下一塊碑或一片磚一面牆,為它們曾經走過的歷史做註解。匆匆走過的人們有幾人停駐緬懷這悲涼的遺忘?這些建築和當年的風光,只能在小說家的筆下,在電影導演的鏡頭下重新睜開雙眼,慢慢訴說那些豐功偉業和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新建築忙得沒空顧那些老去的景況,人們不停的進進出出,生意、消費、各式各樣的station、火車、公車、捷運的……,過去的,也早就被遺忘了。(B9541149張逸湘)

8、 這堂課讓我看見許多不同城市的建築特色,像竟然有用玻璃屋來當住宅,那是一個多沒全感的套房呀!還有原來上海人都不去新天地,而溫哥華有許多不會說英文的華人聚集,讓我覺得很有趣。紐約城市充斥著許多四方的建築,色調不外乎就是灰、白、黑,不免覺得些許枯躁乏味呢……可見大城市的人真的是很忙碌的。巴黎最有名的香榭大道和紐約最繁華的街景比起來較華麗許多。但是這些形形色色的有名景點,對真正在那居住的人來說,也不會有像第一次旅人到那兒的驚喜感了。(B9541122彭姵菱)

9、 這次教學,帶我遊不同的城市與特色,雖不是身歷其境的真實,但在照片和老師的講解之下,我對於有聽過卻沒了解過的城市有初步的認識。從不同的城市建築,可看出城市的歷史演進。雖然大都被高科技的大樓掩蓋,但還是有充滿古色古香的古典建築,且一點都不突兀!我認為走在時代的尖端時,還是要有保留與珍惜前人對於建築的智慧,因他們的智慧,才有演進成現代城市的機會。(B9541048洪莉婷)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侯孝賢電影中的都市,以及如何閱讀侯孝賢的種種思考

開始看侯孝賢電影,
是從1989年的悲情城市開始的,
那時,其實我也沒辦法一次就看懂這部具有臺灣歷史背景的國片,
於是,一有機會,我就找些有關台灣的史料來閱讀,
包括文學的、歷史的......
漸漸我也發現,
那種,一部電影裡的某些對白、某些畫面會在記憶中慢慢發酵的,
就非侯孝賢、蔡明亮、王家衛的作品莫屬了,
當然,還有一些小說改編的電影,
也會讓我的印象更深刻些(如許鞍華拍攝的「半生緣」)。

這些會逐漸發酵且慢慢沈澱的畫面,包括:
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梁朝偉對著肥皂與毛巾的獨白,王菲不斷的哼唱著的加州陽光,
侯孝賢的「千禧曼波」,Vicky不斷的在迷惘中奔跑著、自言自語著,
蔡明亮的「愛情萬歲」,沒有愛情的楊貴媚邊哭邊走在當時的大安森林公園,
雖然事隔多年,這些畫面中所意涵的人生悲喜,
卻一直深藏在我記憶的底層。

林文淇老師提醒我們,
看不懂的電影,就更應該去看,
第一次看不懂,就要看第二次、第三次,
重要的是看出導演所要呈現的主題、意象,
而不是只看電影結局而已。
同時,林文淇老師幫我們整理、歸納了臺灣電影史,
透過電影的畫面,我們更知道臺灣(台北)的過去與現在。

就像城市的身世,撲塑迷離,
影像畫面,讓我們重溫城市的過去,
也是另一種解讀城市的影像文本,不是嗎?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關於「在這都市一且都只是暫時和方便」

劉吶鷗在小說裡以「在這都市一切都是暫時和方便」來描寫當時社會中的速食戀愛,
想想看,今日城市、都市、都會中,有哪些只是「暫時和方便」的事情或文化呢?

我想到的是,都會人的飲食是這樣的,
比如:速食店林立,可以帶著走的路邊攤(如:蔥油餅),
對很多都會中的上班族、業務人才來說,都是暫時的選擇,
一切只是為了方便而已,
還有呢?請大家集思廣益一下,
別忘了發表在各組的部落格上喔!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推薦參觀資訊:台北探索館(城市光影:電影中的台北)

利用這次的清明連續假期,
沒有特別安排的同學,
建議可以到「台北探索館」免費參觀
http://www.discovery.taipei.gov.tw/web/index.html
到4/19止,二樓有一個關於城市的特展:
特展主題:「城市光影:電影中的臺北」,
內容簡介如下:

本次特展精心規劃四大展示區,包含「懷舊入口意象」、「露天電影院」、
「跟著電影去旅行」、「城市電影的推手—臺北電影委員會」等單元。來到開展
現場的《一頁臺北》主要演員郭采潔、姚淳耀、柯宇倫、張孝全等新生代電影演
員,也與大家分享在臺北拍攝電影的種種新鮮事。此外,活潑熱鬧的記者會現場
,亦放映電影《一頁臺北》、《艋舺》、《第36個故事》等多部影片的精采片段
,預告多部即將上檔的臺北城市電影。

之前我參觀過其他樓層,是一個不錯的展廳,
可以見識到台北的過去與現在,參觀時可以拿一張簡介,
上面可蓋參觀「戳章」,
到學期末憑「戳章」並分享參觀當天的「照片檔」在無名相簿(也要拍到你的人喔),
可以找 TA 加分喔!

這段時間,組員們也可以挑選一個街道、地標、城市景觀,
大家走走拍拍,作為期末成的展示,這樣的分享會讓課堂學習更有意義喔!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有關巴黎的幾個問題

在綺玲老師來班上演講之前,
我們先預讀了兩篇有關「反巴黎」的文本,
同學們也開始重新思考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巴黎形象,
綺玲老師透過各式各樣的影像文本,
讓我們知道城市文化大改觀的關鍵性因素,
以及巴黎街景,如街燈、公園的成立,
拾荒者與貴族共存的矛盾,
階級的對立和融合,
這些問題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大都會貧富差距的諸多問題。
對於西方城市的興起,綺玲老師的演講讓我們獲益良多。

另外,我要介紹一下,
在我們的網站上面,輪流更新的照片,
有一部份就是我在巴黎拍攝,
其中包括巴黎人喜歡面對街道喝咖啡(因為行人也是風景之一),
還有我從艾菲爾鐵塔上所拍下的城市風貌。
此外,照片中也有幾張新加坡的景觀,
還有我在瑞士拍的照片。
建議同學們也可以把這段期間在街道上隨手拍下的街景,
上傳到各組部落格,互相交流一下,
讓大家一起觀賞城市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