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完成了1/2的課程,未來,還是進行式......

開設這門課程,對我自己的教學工作而言,實在是一大挑戰,原因是:對科技大學的學生而言,為何(需)要認識「臺灣作家」?
這個問題,事實上也是這門課的授課過程中,難度最高的「門檻」,原因是,就算不認識這些臺灣作家,學生們一樣能把電機系、資管系念好,尤其是面對「選修」通識時,學生們的選擇,當然是輕鬆、好過的優先考量,實用性和價值性,那就更見仁見智了。
身為授課老師的我,也曾經唸完五年專科制的國貿科,和這群科大學生的背景十分接近,文學之於技職背景的學生,看似只是一般通識課程的學分需求,專業科目似乎是更重要的求職利基,有幸轉入中文系的我,在大學時代裡接受了古典、現代文學,以及國學、思想的洗禮,慢慢的意識到人文素養與人格的型塑,時至今日,臺灣高等教育、技職體系由於制度的變革、時代及社會的變化、網路的普遍使用,乃至資訊的過剩,往往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求知意願會隨著外務而降低,此時此刻,要在通識課程中推廣人文學,便成為一件難上加難的教學任務。
在研究所階段,我個人的學習與研究,幾乎專注於現代/臺灣文學與作家作品的閱讀,也因此重新看待了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雖然最後選擇了以劉吶鷗為題的學術研究,然而這些作家群象,卻帶給筆者莫大的啟示與更多努力的空間。

認識賴和,懂得了以感恩的態度去面對先驅者的辛勞與付出;

認識楊逵,意識到臺灣作家雖然拿著不是利器的筆,卻能夠有著堅毅不拔的抗爭精神;

認識鍾理和,恍然理解到「貧病交加」並不是人生最大的困境,反而沒有理想、缺乏愛,才是更大的災難;

認識王文興,發覺自己的步調應該適時的放慢與調整,筆者看到作家以宗教高度來執行寫作的專注,看到寫作脫離名利之外的堅持;

認識黃春明,知道愛家、愛鄉土也是一種人文關懷,作家的生命歷程即使經過生離死別的各種現實考驗,卻能因為對文學的投入而讓自己展現出更多的社會關懷,忘卻小我,投入大我的高度人文情操……

換言之,我自己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透過閱讀認識了更多的臺灣作家,因而重新認識了自己,以及臺灣這片土地,換言之,我最大的收穫不在於研究的成果,而是重新認識自己未來的使命,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

為什麼(需)要認識臺灣作家?

認識臺灣作家對這世代的科技大學學生而言,有何意義和重要性?

如何讓學生有別於國文教科書(作者、題解欄)的認識這些臺灣作家……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的思考著這些問題,在每一次授課結束後,與兩位教學助理來回討論著與集思廣益,也激發了更多的教學創意。一個好的教學團隊之間互相協助、打氣,也讓本課程看似枯燥的課名背後,有了深度的知識承載度,目前還剩下一半的課程,老師與兩位TA將繼續帶著戰戰兢兢的教學態度,繼續深耕通識教育中的人文環節。

希望同學們也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