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侯孝賢電影中的都市,以及如何閱讀侯孝賢的種種思考

開始看侯孝賢電影,
是從1989年的悲情城市開始的,
那時,其實我也沒辦法一次就看懂這部具有臺灣歷史背景的國片,
於是,一有機會,我就找些有關台灣的史料來閱讀,
包括文學的、歷史的......
漸漸我也發現,
那種,一部電影裡的某些對白、某些畫面會在記憶中慢慢發酵的,
就非侯孝賢、蔡明亮、王家衛的作品莫屬了,
當然,還有一些小說改編的電影,
也會讓我的印象更深刻些(如許鞍華拍攝的「半生緣」)。

這些會逐漸發酵且慢慢沈澱的畫面,包括:
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梁朝偉對著肥皂與毛巾的獨白,王菲不斷的哼唱著的加州陽光,
侯孝賢的「千禧曼波」,Vicky不斷的在迷惘中奔跑著、自言自語著,
蔡明亮的「愛情萬歲」,沒有愛情的楊貴媚邊哭邊走在當時的大安森林公園,
雖然事隔多年,這些畫面中所意涵的人生悲喜,
卻一直深藏在我記憶的底層。

林文淇老師提醒我們,
看不懂的電影,就更應該去看,
第一次看不懂,就要看第二次、第三次,
重要的是看出導演所要呈現的主題、意象,
而不是只看電影結局而已。
同時,林文淇老師幫我們整理、歸納了臺灣電影史,
透過電影的畫面,我們更知道臺灣(台北)的過去與現在。

就像城市的身世,撲塑迷離,
影像畫面,讓我們重溫城市的過去,
也是另一種解讀城市的影像文本,不是嗎?